中国牛羊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肉类品质提升及技术解决方案研讨会上的报告
中国肉类协会牛羊业分会会长
大庄园集团董事长陈希滨
一、当前我国牛羊肉生产贸易和消费的概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牛羊肉产量644万吨,增长1.5%,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7.46%,羊肉产量475万吨,增长0.8%,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5.5%,牛羊肉合计占12.96%,连续第六年保持上涨的势头。2019年上半年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2.4%和1.5。
牛羊肉进口大幅度增长。2018年我国牛肉进口量106.27万吨,同比增长48.4%,羊肉30.49万吨,同比增长22.4%,2019年1-7月份牛肉进口84.97万吨,同比增长57.5%,占进口总量的25.7%,羊肉进口量24.28万吨,同比增长19.2%,占进口总量的7.3%。牛羊肉合计占我国肉类进口总量的33%,接近1/3。
牛羊肉消费明显上涨。据统计我国牛羊肉出口占肉类出口总量的1%左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国内产量加进口量大体就是我国牛羊肉目前的消费量。2018年我国牛羊肉产量1119万吨,牛羊肉进口量136万吨,牛羊肉消费量1255万吨,比之前增加了56万吨,增幅4.6%,其中国内生产部分占89%,国外进口部分占11%。
二、促进牛羊肉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是消费需求增长。从市场价格的走势看,人们对牛羊肉价格的消费需求更加的旺盛,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对全国的定点监测,今年7月第一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52元,同比上涨8.4%,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8.58元/公斤,同比上涨13.1%,到8月15日全国牛肉平均价格70.7/公斤,同比上涨10.2%,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76/公斤,同比上涨14.9,到9月第一周同比上涨17.3%,全国羊肉平均价格73.51/公斤,同比上涨19.4%。产品结构调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牛羊肉市场价格的上升反映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方向。
二是市场监管加强。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国内市场对牛羊肉消费的巨大需求,导致不法分子的走私活动加剧,有专家估计近些年来国内走私牛肉的数量已经已经达到一两百万吨,这对牛羊肉产业造成严重的冲击,同时逃避检疫检验带来的安全问题,为了保护国内牛羊肉产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2018年中国海关等有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走私牛肉数量下降,合法进口牛肉数量明显上升,据农业农村部发表的2019年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在这235个大中城市,2069个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的抽检中,羊肉抽检全部合格,牛肉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9.1%。
三是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自2018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猪肉减产逐渐加大,有分析认为受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将下降30%以上,猪肉市场供求缺口预计在一千万吨左右,中国解决非洲猪瘟的防控问题大体需要5-1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虽然牛羊肉的增产难以弥补猪肉减产的缺口,但猪肉供求缺口确实可以为牛羊肉产业发展提供很大的市场空间,国务院发文明确要求,积极发展牛羊禽肉等替代品的生产。
三、我国牛羊肉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1.产量增速放缓。中国牛羊肉产业正处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型期,这一阶段产量增速必然会放缓,未来牛羊肉产业将与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稳步提升肉类产能,而产量增速会逐渐下降。
2.消费稳步增长。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流通渠道的快速发展,牛羊肉消费总量未来将保持稳定的增长。预计2019年中国牛羊肉消费量将达到,牛肉消费量将达到764万吨,羊肉消费量将达到518万吨,预计人均牛肉消费量为5.49千克,人均羊肉消费量为3.72千克,同时牛羊肉的进口量将继续增加。
3.价格高位趋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养殖成本的增加,包括人工、基建、水电等费用的不断上涨,牛羊肉价格仍将保持上涨的趋势,短期看来牛肉价格稳中有升,羊肉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年均价格将接近牛肉,长期来看随着生态环保压力的加大,养殖方式转型升级和养殖成本刚性上涨,牛羊肉价格将高位趋稳。
四、应对措施
我国牛羊肉产业还需苦练内功,面对非洲猪瘟,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牛羊肉行业平稳过渡转型期关键是要练好内功。
一是建立食品溯源体系,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近些年我国牛羊肉销售市场的形势很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仍处在较低的水准,与食品安全管理还不规范,一些食源性安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以次充好等案例时有发生,对我国牛羊肉产业的生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实现我国牛羊肉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制度、规模上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体制,征信体制、评价体制、披露体制,服务制度奖惩制度是食品行业建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把准入门槛,将牛羊肉入市流通建立制度,最大限度的控制食品安全的风险,在追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大批中国食品安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家群体,构成中国牛羊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基础。
二是推进资源整合重组,实现产业现代化发展。当前我国的牛羊肉企业生产经营非常活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规模较小,资本能力不足,无效和低端的供应不多,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很难提高在全球牛羊肉领域的话语权也不足以保障我国牛羊肉产品安全,为建立我国牛羊肉现代化生产体系,必须从养殖源头、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各个环节加快实现资源整合重组,把多而散的市场主体聚集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形成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将信息、人才、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优化融合,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在这个资源整合重组的过程中,将逐渐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构造中国牛羊肉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是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牛羊肉生产贸易和消费中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标准规范,优质不优价,使产业经常处于低水平恶性竞争状态,牛羊存栏量难以提升,缺乏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为规范竞争持续,适应产业升级要求,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推进牛羊肉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没有标准体系就没有产品质量安全,没有标准体系就没有产业结构优化,没有标准体系就没有产业提质增效,没有标准体系就没有产业可持续的发展。在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将逐渐形成一个为业界普遍认可的行业文化,构成中国牛羊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总的看,未来5-10年,我国牛羊肉市场销售面临持续增长的好形势,牛羊肉产业面临着资源整合重组的新机遇,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中国牛羊肉产业的高质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为改善民生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