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局屠宰管理抓规范管理、促提档转型升级、保质量安全的总目标,全省落实“两个责任清单”管理,屠宰管理水平整体上升。同时各地也进行了转型升级和管理模式有益探索,涌现出英山和蕲春两个有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英山县在省局推广江陵模式后,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人员专程到江陵学习,仅用半年时间,全县从11个屠宰厂压缩到2个厂,实现了“集中屠宰、统一配送”的转型升级,形成了江陵模式英山创新版;改造升级后以及需要保留的屠宰厂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蕲春在屠宰规范化管理上进行了细化和创新,“蕲春经验”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江陵模式英山创新版
英山县在依托政府和监管部门强力推进的基础上,按照 “进得来、稳得住、有效益”的9字方针,采取“四四三六”优惠政策强力推进:
一是合作关系上明确“四个不变”。即原乡镇食品公司法人地位不变、原企业干部职工就业岗位不变、原企业债权债务不变、原企业所占乡镇市场份额不变;
二是合作模式上开展“四种合作”,即自购自销方式、联购分销方式、成本销售方式和配送上门方式;
三是合作政策上落实“三项优惠政策”,即保本加工、成本配送、税费兜底,保证了乡镇食品公司的利益;
四是合作保障上明确“六项”措施;即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产品批发和销售价格公开、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保证财务结算流程公开、双方签订责任合同书、添置产品配送车辆完善基础设施。
“四四三六”政策保护了双方合法利益。英山创新版达到了五满意:政府满意,理顺了关系;部门满意,规范了管理;公司满意,实现了提档升级;食品所职工满意,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收入;老百姓满意,吃上了“放心肉”。
采访地:英山县中心家畜定点屠宰厂、南河镇食品公司经营点
受访人:
县畜牧兽医局负责人:段慧
英山县中心家畜定点屠宰厂负责人:胡学文
英山县南河镇食品公司负责人:田政顺
(前后对比)
二、蕲春经验
蕲春县在全面提升乡镇屠宰场猪肉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对照省畜牧兽医局制定的“两个责任清单”,着重在监管机制进行了创新,在监管“常态化、痕迹化、公开化、无障碍”等四个环节,全县一个标准整体推进。
常态化,就是在全省率先推行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的“日报周清月结”制度。日报,即屠宰厂专职专人每日给驻厂检疫员报送当天病害肉品数量;周清,明确企业一周一次进行无害化处理,每次处理时,由检疫人员汇总核对并进行过程全程监管;月结,每月底,乡镇屠宰厂对当月处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经屠宰厂负责人、无害化处理人员以及驻场检疫人员三方签字确认后上报县畜牧兽医局,这个制度解决了无害化处理监管难以落实到位的难题。
采访地:蕲春县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蕲州)
受访人:
县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学强
蕲春县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方茂青
驻厂检疫员:郑璋豪
(前后对比)
痕迹化,就是率先在全省实现“瘦肉精”检测留痕,制定了“瘦肉精”检测规范,要求对已经检测过的试纸板进行粘贴,并在每块检测板下方标注检测日期、畜主姓名、检疫证号,做到与检疫证明、检疫台账核对,提高“瘦肉精”检测工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和痕迹化水平。
公示化,就是在屠宰场显眼位置悬挂“两个责任清单”公示牌。公示牌共设8个透明亚克力资料盒,分别为责任状、承诺书、通告、监管记录、整改通知、检查复核、检疫检验、政策法规等八项。责任状、承诺书、通告三栏分别放置相关责任告知材料;监管记录、整改通知、检查复核分别放置监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监管记录、下达的整改通知以及对整改情况检查复核记录等;检疫检验栏用于存放当日检疫证明和检验结果等情况;政策法规用于存放相关法律法规文本和宣传资料。公示牌将两个责任和日常监管情况集中向企业和社会展示,除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意识和部门监管规范外,还能有将屠宰环节肉食品安全工作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实现阳光监管。
“无障碍”监管,就是要求屠宰厂配合监督检查,场内待宰间、屠宰间等关键场所不得上锁或设置其它障碍,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全面监控生猪入场及屠宰过程。“无障碍”监管提升了监管工作效率,也倒逼企业规范管理,阳光操作。
蕲春规范化管理达到了“三个一样”:生猪定点屠宰厂平时和突击检查一个样、明查暗访一个样、大厂小厂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