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储备肉管理工作情况通报
省商务厅商业联合会 卢宏农
2017年10月24日
根据全年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级储备肉管理培训会。参加今天培训会有17个省级储备基地场的主要负责人、日常操作管理人员以及所在市州商务局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
储备肉是政府为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其它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保障民生而储备的重要商品。
省级储备肉,是省政府赋予省商务厅的一项重要职责,政策性强,政治责任大,社会效益明显。日常储备对稳定市场供应、稳定生猪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储备肉管理的总要求是:储得进,管得住,调得动,用得上。日常管理要求是:数量完整,质量安全,操作规范。
今天的培训会是两年来,特别是新的《湖北省储备肉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州商务部门的同志与各基地场的同志共同参加的培训。主要任务是:通过培训,进一步学习贯彻新《办法》,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确保2000吨省级储备肉任务落实到位。
现在,我把近两年来省级储备肉管理工作情况,结合新《办法》的学习贯彻情况,向大家作一个通报。
一、近两年来所做的工作
(一)去年的工作。
主要是完成了新的《湖北省储备肉管理办法》的修订,使我省储备肉管理有了制度保障,走上了依法行政,依规履职的轨道。
2016年下半年开始,省商、财两部门根据工作实际,根据依法行政要求,商定对原《湖北省地方储备猪肉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新的《办法》,也就是鄂商务发〔2016〕76号文件,经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联合省财政厅共同行文印发各地。新《办法》对储备基地场的申报推荐、资质审核认定、公检单位采购、省市州商务主管部门的职责、企业操作规范、财政补贴标准、拨付程序、监督问责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我省储备肉管理的一部规范性文件,并且已报省政府法制办备案。
新《办法》与老《办法》相比,或者说现在的工作与过去相比,我重点讲一些七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取消代储企业和代储企业日常操作管理环节,由商务厅直接管理和组织实施,也就是具体日常工作由我们商业联合会来承担;
二是对储备基地场实行县市商务部门逐级申报推荐,由商务厅组织专家进行资质审定,现场进行核实,最终确定是否具备省级储备基地场资质,而且规定对基地场的计划和资质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公检单位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保证公检单位资格的取得具有公正性,同时也明确了公检单位的责任要求和工作纪律。反过来,对各基地场自觉接受公检单位检查也作出了明确要求;
四是储备基地场的资质条件发生变化。新《办法》执行的是2014年4月商务部发布的新行业标准,其中有些硬性要求如能繁母猪达到1000头以上,后备母猪达到100头以上,常年生猪存栏不低于10000头,其中60公斤以上育肥猪不得低于2000头。我省结合实际,在具体操作上将能繁母猪降低到800头以上,其它标准都没有变。我们3、4月份对基地场资质认定就是严格按标准来执行的;
五是对市州商务主管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增加了所在市州商务主管部门对基地场资质初审、推荐、上报等工作要求和程序,还有配合省厅对辖区内基地场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的职责;
六是新《办法》规定每轮储备计划都是由省商务厅直接下达到市州商务局和基地场,并由省商务厅直接与各基地场签订承储合同,目前这些工作都理顺了;
七是在资金管理方面,《办法》明确了省级储备肉活猪储备财政补贴资金标准以及资金申报、审核、拨付程序。同时也取消了保证金制度,进一步调动了基地场的积极性。如《办法》中明确每轮每头猪补贴39元,其中养殖环节37元,公检2元。年度内,储备期结束后,省财政厅根据省商务厅的商请拨付函,直接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各基地场。我认为这一条是新《办法》当中最大的亮点。
以上七大变化是主要的,还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和变化,希望大家今后进一步学习贯彻。
(二)今年以来的工作。
1、围绕新办法、新制度的贯彻落实,强化基础性工作,规范工作流程,使省级储备肉管理工作规范运作。
一是加强新制度的学习宣传。新办法下发后,我们第一时间挂厅官网向社会公开;第一时间组织老基地场进行学习,要求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强化管理,增强竞争意识,正确理解动态调整新要求;第一时间利用行业协会交流契机进行政策宣讲和动员。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作用,建立了储备肉管理专家库。3月份,我们报厅财务处、法规处审核,分管厅领导同意,成立了由省畜牧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华农大、省肉类协会等单位6位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库,为储备肉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也为省级储备肉有关资质审核和日常操作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对省级储备肉基地场进行了资质审核认定,一批新的生猪养殖企业纳入到省级储备基地场名单中。今年2月底至4月底期间,我们按照办法规定和要求,确定了一批省级储备肉基地场。
第一步,向社会公开省级储备肉基地场资质条件和要求,下发了18号文件,发挥商务行政系统的组织力量,组织企业进行申报,经各地初审推荐上报了43家企业;
第二步,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文本和视频资料进行审核,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审核打分,对符合基本条件的29家养殖企业进行排序;
第三步,组织开展现场核实。从4月8日至13日,我们分两组对新入选的18家养殖企业,按照标准严格进行现场核实,对其中19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予以剔除;
第四步,进行公示。4月18日,结合专家评审和现场核实,对鄂美等19家拟确定为省级储备肉基地场的企业报厅里确认,并通过商务厅官网进行公示。
目前,由于仙桃九珠纳入禁养范围,自动放弃了基地场资格,我们的基地场还有18家。
四是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制度和程序要求,明确省级储备肉公检单位资质条件,通过采购方式,确定了公检单位。3月份,我们按照公开招标、集中评标、现场核验、社会公示等流程,采购确定了国粮武汉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省级储备肉公检单位。
五是提前准备和谋划,搭建了省级储备肉监测管理平台。为使储备肉管理手段电子化、信息化,管理方式更加规范、高效、便捷,从去年底就开始设计开发省级储备肉监测管理平台,到今年4月底,该平台顺利建成并上线,目前各基地场可通过网络直报数据了。
2、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与服务,确保储备任务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五个加强:
一是加强计划安排的下达与衔接,确保任务不落空。平时我们不管工作有多忙,每轮的期末,都必须做好下轮计划的安排,及时与各基地场签订承储合同,要求市州商务局加强指导和监督,做好入储工作;
二是加强对基地场实地检查。每轮公检单位检查是规定动作,但我们省厅根据风险防控时间点,重点加强了公检前后不定期随机抽查工作;
三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使储备肉管理始终做到心中有数。对承储基地场布置报表任务既是落实储备肉管理的制度要求,也是对承储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数量真不真实,达不达标,直接可以看出你是否完成了任务,同时也可以作为我们现场核实的依据;
四是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日常检查当中,我们一方面宣传有关政策、规范、标准和要求,指导企业严格日常操作,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日常检查中邀请专家参与,从制度建设、操作规范、记录台账等方方面面,高标准,严要求,指导基地场按要求进行储备,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五是加强与市州商务部门的联系,压实工作责任。市州商务部门参与省级储备管理也是《办法》赋予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职责。在今年第二轮储备检查中,按照省商务厅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要求,我们已经与12个基地场所在的市州商务部门开展了工作对接,宣讲新制度,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工作职责,把储备管理职责压实到基层。工作上,要求市州县(区)商务部门每轮至少到基地场上门主动服务一次,指导企业日常操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构建省市县商务部门包括公检单位在内的上下联动,多层次的监管与服务体系,以保证储备计划任务的落实。
二、取得的成绩
近两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新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新流程的建立和规范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得到理顺,省政府确定的2000吨储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站在企业的角度讲,成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普遍得到提高;
(二)储备活猪数量总体达到或超过计划任务;
(三)储备活猪质量较好。按照公检报告的描述,检测的近300项指标全部合格,大多数基地场都能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兽药,严格执行处方药制度和休药期规定,未使用禁药。
(四)日常操作管理水平不断规范和提升。比如我们要求的制度、记录、台账等等,每次检查都发现有所进步和完善。
(五)场区环境面貌得到大为改观,花园式的基地场越来越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公检和我们现场抽查,还是发现个别基地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场区环境卫生还要进一步打扫和清理;
(二)储备猪舍标识牌记载不准确、不规范;
(三)隔离舍和育肥舍太近,不利于防疫;
(四)药房管理不规范,存放有人用药、过期药、无标识药物。药房不卫生,药品摆放不整洁,药品与生产生活用品混放在一起;
(五)日常操作中有关记录、台账填写不规范,不能相互衔接,不能追溯;
(六)水质报告过期或防疫合格证过期未及时重新办理;
(七)个别基地场饲料堆放未做到离地隔墙,饲料堆放无明显标识;
(八)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个别基地场不遵守制度要求和合同要求,在公检过后突击出栏,造成储备活猪数量不足。发现有这样的企业,我们果断把他的计划拿掉了,就是按办法规定对其进行的处罚。
以上这些问题,请大家对照检查,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对于特别严重的问题,请大家引以为戒。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现在,我们的储备制度建立起来了,办事程序也规范起来了。我想,从明年开始,我们工作思路应该拓宽,应该有所创新。对明年的工作,我们有一个基本想法:
一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服务机制。从明年开始,省厅每年至少对承储基地场检查、指导和服务一次,市州商务局每轮次要到基地场检查、指导和服务一次。市州商务局方式可以灵活一点,可以电话询问,可以上门检查,要求查看报表等等,并且要做好检查记录。公检单位不用说,每个轮次,每个基地场都必须检查到。
二是建立和完善储备工作通报机制。今后,我们在下达计划的文件中,增加情况通报内容,对上一轮表现好的企业和表现差的企业都点名晒一晒,促进大家改进和完善。
三是创新培训交流工作机制。今后,我们的培训更多的是就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委托协会或公检单位开展专项的交流培训,可以是饲料方面的专业培训,也可以是兽药、防疫等方面的培训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以上就是我对两年来的工作情况通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会后还可以向我提意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共同努力,把储备工作搞好。